更多
当前位置: 首页 > 果品

这个上海男人上演中国男网“臻精彩”

发布时间:2023-06-04 16:43:41 来源:新民晚报

这个上海男人上演中国男网“臻精彩”

收获与遗憾并存,1比3不敌赛会4号种子、上届亚军鲁德,张之臻的罗兰·加洛斯之旅就这样结束了。但这位上海选手还是凭借公开赛时代以来首位打进红土大满贯赛事男单32强的中国大陆选手的佳绩,在巴黎成为了中国男网的新一哥。

从张一轮到张一哥,走进张之臻的成长背后,听张爸爸,足球名将张卫华讲述“臻精彩”的故事。

优良的基因


(资料图)

“臻”字,有些生僻。但外人所不知的是,张之臻这个名字,还是父母亲的结合。“我太太姓秦,我们想的就是把两个人的姓给揉进去。”张卫华对记者说,“所以就取了‘臻’这个字。”为了这个名字,张卫华还特意找足坛名宿奚志康教练帮忙联系,请教了一位取名专家才“求”来的。

张之臻出生在一个不折不扣的“体育之家”。父亲张卫华,是上世纪80年代末90年代初上海足球队主力中卫,以作风硬朗著称,曾经和成耀东一起入选徐根宝国家二队,先后加盟上海豫园、陕西中建、广州松日、青岛中能等球队征战甲B、甲A。母亲秦唯则是一名优秀的射击运动员。难怪朋友们都开玩笑说,张之臻高大的身材来自他爸,而良好的心理素质,则源于母亲的“天然基因”。

张卫华父子

对网球的理解,张卫华以足球运动员的身份有自己独到的认知。“网球打到最后,其实打的就是脚,而不是手。球员的预判、脚步的运用、前后左右跑动都很关键,只有你跑到了,才能打到球。”

父母亲对小之臻的帮助,体现在潜移默化中。“从小开始,我们就会告诉他自己当运动员的感悟。比如很简单的一个道理,比赛能力从哪里来?只有通过努力训练来。你的训练水平有多高,比赛能力就有多强,只有不停地训练、更努力地训练,才能有进步,没有其他捷径。”张卫华说,“比赛打不好怎么办?好好练呀,通过训练提高自己。在小的时候,就教育他这样的观念,这些还是非常起作用的,他会认真地去做。”

小时候的张之臻

磨砺的童年

“张之臻一生下来,就是要打网球的。”张卫华说,他不是开玩笑。“我们早就给他设计好了这条路。”

按常理来说,以张卫华在足坛的地位和人脉资源,完全可以给儿子选择踢球这条路,可能要平坦顺利得多,却被他坚决地否掉了。“当时的足球环境不太好,假球黑哨很多,在我踢球的时候,我就有很深的感触,靠一个人的力量去改变一个队伍很难。但在个人项目上,只要你足够努力、足够付出,是可以做一番事业的。你能达到什么高度,都取决于自己。所以,他还没出生我就有这个想法。”

巧的是,张卫华以前在上海市少体校的足球队教练夏伦芳,儿子夏嘉平也是打网球,而且还打出了名堂。他在1990亚运会、1991世界大学生运动会连获男单金牌,是上世纪90年代中国男子网坛的风云人物。“他身高也不高,但是灵活、跑得快。看他这样,我觉得打网球也挺好。”

5岁开始,张之臻被送去学习打网球,刚开始还只是兴趣班,练了几年后,张卫华又将他送进徐汇区少体校。为了方便就近训练,夫妻两人又特意把家从虹口区搬到了徐汇区。10岁的张之臻,顺利入选了上海网球队,从此成为一名专业运动员。

选择这条路之后,小之臻的付出,自然远远超过了他的同龄人。“应该说我们对他的要求,不算是很严格,但从小就慢慢往专业球员的方面去走。”张卫华告诉记者,“比如说,每天几点睡觉、几点起床,都是固定的。包括什么过年过节啊,人家小朋友能玩,他不可以的,哪怕大年三十晚上,也不能晚睡。他还是要坚持训练的,玩的时间肯定会少一点,从小就要养成一种运动员的良好习惯,这对他的成长很重要。”

后天的勤奋

外界很多人都把“天才”这两个字,送给为中国男网率率实现突破的张之臻,张卫华却一句话给否定了:“我儿子他没有多大天赋。”

没有“天赋”,那靠什么?两个字:努力,或者说勤奋。张卫华踢球一直踢到36岁,他估摸着自己的职业生涯差不多了,便从上海中远队退役,专心带儿子打球。那个时候,他做了一个在外人看来很难理解的决定:让张之臻休学一年,专门练球。

“魔鬼训练”,就在张卫华的精心设计中开始了。上午从8点半持续到11点半,以身体素质训练为主,包括一个小时的发球练习;中午吃饭休息,下午还要去体校跟着专业教练再练3个小时技术。“运动是没有窍门的,就是看谁付出得多。你打5000个球,我打500个球,我怎么能跟你比?要想成功,必须比别人多练。”张卫华的话,掷地有声。

尽管张之臻的身高有1米93,但在张卫华看来,这并不是所谓的“天赋”。他以儿子昨晚输给鲁德的这场比赛为例,“他们的身体素质我一看,比我们足球运动员还好,打网球的比我们踢足球的跑动还要厉害,世界顶级球员这方面确实太强了,没有这样的身体,根本撑不下来几盘。”张卫华说,“张之臻最致命的,还是他的体能,相比世界一流选手差距还是很大的。要是打两盘的话还能撑一下,时间一长就难了。他的体质、耐力、爆发力,并没有多少优势,靠的是勤奋刻苦的训练,取长补短,才能有今天的成绩。”

磨炼,不仅仅是在技术和身体方面,还有心态、意志。张卫华经常教导儿子,把心思放在提高自身能力上,不要想那些场外的。“我们踢球那会,提倡的是‘志行风格’,不要输球又输人。他小时候参加一些比赛,一个球明明是在界内的,有的小孩就一直大喊出界,裁判有时也就听了。我对儿子说,这不是你要学的要练的,不要去计较这些,有本事我让你两分三分也一样赢。网球又不是一两个球的问题,给你赢了一局又怎么样,后面我还是能赢回来。”

“当然,他能坚持、他能成功,最关键的是他自己想要做到这些事,如果他自己不想要做,我们再逼也逼不出来。”

国外的淬炼

2022年10月,张之臻的世界排名首次打进前100,成为中国大陆男网历史首位进入男单前100的球员。晋级法网32强后,他的最新排名是第54位。几年间,张之臻的进步飞快,在张卫华看来,主要还是得益于海外的训练。

“并不是说崇洋媚外,而是要去开眼界,去学习别人的长处。乒乓是中国的东西,但足球是人家的东西,网球也是人家的东西,水平就是比我们高很多。只有到高水平的地方去锻炼、去摸索、去学习,才能更好地进步。”说到这里,张卫华又以他熟悉的足球为例,“你看人家日本、韩国的足球,也是学国外先进的理念,现在有多少球员在五大联赛留洋。像韩国的孙兴慜,从小就在欧洲训练,所以才会成为欧洲水平的球员。中国足球当年送健力宝青年队去巴西学球,也出了一批人才。”

“想打好球,必须走出去。我们过去多数时间都是在国内比赛,有时会去国外打一两站,这样拿不到足够多的积分,连参加大师赛的机会都没有。刚刚才适应就回来了,怎么能提高?”他说,“过去这一年,张之臻一直在欧洲打比赛。如果打不好,就没有更多的奖金和赞助支持,自己要承担一两百万元的费用。还好,他的成绩可以接受,让我们没有受到经济上的损失。”

“天空没有极限。”这是张之臻在今年ATP1000马德里大师赛一飞冲天、成为首位进入大师赛八强的中国男网球员后写下的一句话。但对于儿子的未来,身为父亲的张卫华,并不奢求太多。“我现在不会给他任何压力,他能够开开心心再打10年球,排名保持在50左右就可以了。去年他打进了前100,今年打进前50,已经非常不错。他现在就是需要多跟高手打,这也要一个过程,慢慢来吧,期望值太高也不现实,一步一个脚印走下去就好!” 

场外音:成功的方法

常言道,成功没有捷径,但成功有方法。在张卫华两口子培养儿子张之臻打好网球这件事上,这一点就很能体现。

首先,是执着与坚持。从张卫华认定让儿子走打网球这条路起,就俨然“横下一条心”。自己退役后,陪儿子专心练球,还不惜把家从虹口搬到了徐汇,付出了太多心血和牺牲。张之臻也打了20多年的网球,这其中的艰辛,外人恐怕是很难体会到的。

其次,是言传身教。张之臻在网球场上的沉稳、顽强,一如他的父亲在足球场上“铁卫”作风。从小时候开始,张卫华就身体力行地教育儿子,要刻苦训练才能进步,要冷静看待胜负,要长本事也要讲风格,这些都会潜移默化地影响孩子的一生。

当然,还得有点平常心。有追求,但并不代表功利;有目标,尽全力去拼就好。有的时候,看淡荣辱,才能达到更高的境界。

现如今,在父母对体育教育越来越重视、投入越来越大的背景下,张之臻的成长历程颇有参考意义,还是可以从中悟出一些门道的。

撰文:新民晚报记者 关尹

图片:新华社 网络图

编辑:李元春

上一篇:今日要闻!塞尔达传说王国之泪急冻盖拉怎么打

下一篇:最后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