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头条丨精读威海|非遗老手艺如何走出传承新路径?
(相关资料图)
6月16日,大众日报以《做非遗传承的“守艺人”》为题,重点关注省级非遗项目传统锔艺破解传承难题,让这门有着千年历史的老手艺焕发新生的故事。
“这是金刚钻,把它绕到拉弓的弦上,然后拉动拉弓,就可以在要修补的瓷器上打洞,‘没有金刚钻别揽瓷器活’就是从这里来的。”威海市环翠区竹岛街道的吉呈轩锔工坊,在山东省非物质文化遗产传统锔艺项目传承人耿海胜的言传身教下,25名前来参加研学活动的小学生被传统锔艺深深吸引。
传统锔艺最早在唐代就有记载,距今已有1000多年历史,这门手艺广泛分布在全国各地,锔匠也曾是老百姓生活中必不可少的匠人之一。“胶东这边为什么锔匠多?因为交通不发达,瓷器运进来不容易,老百姓对瓷器更珍爱,摔了以后基本都要去修理。”耿海胜的爷爷、父亲都是锔匠,从小耳濡目染让耿海胜也爱上了这项精妙绝伦的纯手工技艺,“不用胶水,仅靠几枚锔钉,就能把破损且易碎的陶瓷器修补得滴水不漏,是这项技艺传承千年的关键。”
与大多数非遗项目一样,锔艺也面临着传承难题。随着时代变迁,“锔盆、锔碗、锔大缸”的粗活慢慢淡出大众视野,走街串巷的锔匠大多另谋生路,但耿海胜却选择守住这门古老的手艺,不断精进技术,从简单修补转向古董文玩修复,并以开放的心态,创新的意识,让这门老手艺焕发新时代活力。
与传统手艺人眼光向内不同,耿海胜通过各种途径广收徒弟,抓住一切机会推广宣传锔艺。“2014年,传统锔艺成功申报威海市级非物质文化遗产,我作为传承人参加了第三届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博览会。从这时起我开始收徒弟,到现在已经有200多个徒弟,遍布全国所有省份,还有徒弟在英国。”耿海胜带着自己的艺术品来到北京工业大学、哈工大(威海)、山大(威海)等高校,让大学生近距离接触这一古老的艺术形式,他还敏锐地抓住了研学游这一机遇,打造课程让中小学生了解这门“老手艺”,每年接待研学学生上万人。
一个风干后的葫芦,保留本身的形状,经过锔艺的加持变身葫芦茶壶,成为颇具特色的“潮品”——这是耿海胜的得意之作。“时代不一样了,锔艺的生活功能在弱化,艺术功能在增强,只有工艺的发展和衍生品的丰富,才能让更多的人了解锔艺。”耿海胜介绍,近年来,他创新了多款实用和美观的锔艺文创产品,并组建起宣传团队,利用微信公众号、抖音、小红书等平台,让传统锔艺走出封闭的工坊,让更多人认识锔艺、喜欢锔艺、传承锔艺。
传承非遗文化,耿海胜不是一个人在战斗,他推动建设公共文化空间,吸引十余项胶东非遗项目入驻吉呈轩锔工坊,共同向游客、学生展示推介。“入驻公共文化空间给我提供了展示的平台,让我更有信心坚持下去。”古风首饰原创设计师沙晓英原来是一名英语老师,在耿海胜的影响下,毅然辞职成为一名“守艺人”,成为公共文化空间的一名研学课程老师,“我将尽自己所能,带动更多年轻人投入到非遗传承中来。”
(大众报业·大众日报客户端记者 郑莉 通讯员 阮宝勇 报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