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华何处无英雄!金王朝最后的名将,其忠勇气节堪比岳飞
曾经有一个流传甚广的消息,说岳飞被取消了民族英雄称号,理由是宋金战争属于中国内战,不属于对抗外敌侵略。
其实早在2002年,教育部就发表声明对这一说法予以了驳斥。声明中明确指出对岳飞、文天祥的民族英雄评价是一以贯之的,不存在重新定义的问题。
(资料图片)
官方对于民族英雄的定义是:“反抗外来民族的侵略、压迫的斗争中做出了杰出贡献的人物,其中包括在反抗斗争中不畏强暴、不怕牺牲的人”。而身为汉民族政权的宋朝在遭受外族侵略之时,岳飞挺身而出,为保卫自己的祖国与敌人英勇作战,其所作所为足以称得上是汉民族的民族英雄。
汉民族是中华民族的一部分,因此岳飞自然也是中华民族的民族英雄。
而岳飞对抗过的女真族也是中华民族的一部分,在其遭受危难之时,也曾经出现过类似于岳飞一样的民族英雄,完颜陈和尚就是其中最杰出的代表。
他的故事和岳飞一样,让听说过的人无不肃然起敬,扼腕叹息。
完颜陈和尚大名完颜彜,字良佐,陈和尚是他的小名。他是丰州(今内蒙古呼和浩特市以东)人,祖上是金初悍将完颜宗翰,父亲完颜乞哥曾因对宋作战立功而被任命为同知阶州(甘肃省陇南市武都区)军事,后战死在嘉陵江边。
陈和尚二十几岁时,蒙古军队攻占了丰州并将其俘虏。或许是因为在作战中表现英勇,被俘的陈和尚受到蒙军将领的赏识,将他带在身边一同北上返回草原。
此时金朝已经走向没落,而蒙古正在成吉思汗的带领下如日中天。得到蒙古将领赏识的陈和尚如果从此效忠于蒙军帐下,凭借其实力是完全可以有一番作为的。
但他并没有这样选择。
来到草原一年后,陈和尚以母亲尚在丰州为由请求回家探亲。蒙将虽然准许了他的要求,却派人随行以监视其行动。
回到家中后,陈和尚与哥哥完颜斜烈一起杀死了监视他的蒙古士兵,并且夺过其携带的马匹,带上母亲向南逃去。
三人的逃亡行动不久便引起了军队的注意,蒙军随即派出骑兵进行追击。危急关头,三人只得抛弃马匹躲进小路之中,这才幸免于难。
虽然躲过了追捕,三人却面临着新的问题:陈和尚的老母年事已高,无法徒步南行,如此下去,他们早晚将被蒙军擒获。
但这并未难到兄弟二人。他们找到一辆手推车,两人推着车载着母亲一路从丰州南下渡过黄河来到了汴京。
金宣宗闻听此事后大为惊诧,因为汴京距离丰州将近两千里,即便今天驾车出行也要走上至少十一个小时。
抛弃大好前程,不顾路途艰险与死亡威胁,一路跋山涉水回到衰落的祖国怀抱之中,这种品质放到现今也是难能可贵的。
回到金朝后,哥哥斜烈因为承袭家中的爵位被任命为都统,陈和尚则参与了护卫的选拔并通过,不久便被升为奉御。斜烈升任元帅后,便奏请陈和尚到他的麾下任职,此后直到斜烈去世,陈和尚一直追随在哥哥左右。
完颜斜烈兄弟虽为女真贵族,却有着优秀的儒家品质。完颜斜烈对贤才礼遇有加,对士人谦卑恭顺,颇有古时儒将风范,因而引得贤才为其效命,这其中便有对陈和尚产生较大影响的太原人王渥。
王渥字仲泽,是金朝的儒学大家,文章和评论都是当时的一流水准,因为与陈和尚同在帅府共事,很快就成为了后者的良师益友。
陈和尚喜好文史且天资聪慧,入仕之日起便具备了秀才的素质,结识王渥后,又从他那里学习到了《论语》、《孝经》、《春秋》以及《左传》等经典,并且全部掌握其要义。
军中的工作完成后,陈和尚便在窗下书写牛毛细字,如同寒窗苦读的书生一般。他醉心于读书写字,对仕途和玩乐毫无兴趣,真正做到了“两耳不闻窗外事,一心只读圣贤书”。
但还没等到陈和尚用自己的所学报效国家,一场牢狱之灾却突然从天而降。
金哀宗正大二年(公元1225年),斜烈被解除元帅职务改任总领,屯驻在方城(今河南省南阳市方城县),陈和尚也一同前往。
此时陈和尚开始帮助哥哥处理军中事务,斜烈病重后,更是将所有工作交由弟弟全权处理。虽然这表现出了对陈和尚的信任,却也为他引来一场灾祸。
某日,部下李太和与方城镇防军葛宜翁发生纠纷,二人大打出手,随后来到军中告状。陈和尚经过一番审问后认为葛宜翁理亏,于是按规定对其进行杖责。
但不想葛宜翁性情暴躁凶悍,打架没占到便宜还挨了板子让他十分窝火,最后竟因此抑郁而亡。临死前他嘱咐妻子一定不要放过陈和尚,于是其妻开始四处上访告状,声称陈和尚以权谋私杀害其夫,后来甚至跑到皇宫外架起柴火,扬言不处理此事就要自焚殉夫。
此事惊动了朝廷,于是将陈和尚下狱。因为李太和是其部下,因此审理人员认为陈和尚纵容包庇下属致人死亡,因此判处其死刑。
但这样的处理意见提交给皇帝后,金哀宗却迟迟不予批复。他知道陈和尚能力出众,当时金朝面临南北两面威胁风雨飘摇,正需要这样的人才来匡扶社稷。哀宗也曾经想要赦免陈和尚,但遭到言官的反对只得作罢。
这期间完颜斜烈曾经短暂病愈,但后来还是因为挂念自己的弟弟再度患病,最终不治身亡。这时,金哀宗终于决定释放陈和尚。
哀宗召见陈和尚对他说:“你的兄长已死,我失去了一员名将。现在我因你兄长的缘故破例赦免你,必然会遭到天下的非议,今后希望你能够发奋图强,为国立下功勋,只有这样才能证明我没有做错。”
陈和尚边哭边拜,泣不成声,连一句谢恩的话也没能说出来。
出狱后,陈和尚以平民的身份担任紫薇军都统,第二年便让他管理金朝的精锐部队忠孝军。
陈和尚短暂而辉煌的军事生涯由此展开。
忠孝军,是金哀宗为了对抗蒙古骑兵而组建的骑兵部队,成员由遭受蒙古侵略而投靠金朝的回纥、乃蛮、羌和吐谷浑族人以及从蒙军逃脱的汉人俘虏组成。由于精通骑射并且对蒙古怀有仇恨,因此有着较高的战斗力,是金朝末期重要的军事力量。
但这支部队的成分复杂,人员彪悍凶猛难以驾驭。陈和尚接管后对其严加治理,使军队改头换面,军纪肃然。平日里行军所过之处秋毫无犯,作战时进退听命,每与敌军交战都冲在最前方,快如疾风骤雨,被金军所倚重。
正大五年(公元1228年),就在陈和尚管理忠孝军的一年后,蒙古大军再度南下犯境。蒙军包围庆阳(今甘肃省庆阳市),继而又朝宁州(今甘肃省宁县)扑来。
金哀宗急派完颜合达与移剌蒲阿率军驰援,部队中便有陈和尚和他的忠孝军。
此前蒙古军队在成吉思汗的带领下已经灭国四十,兵锋锐不可当,金军在对抗蒙古军的战争中屡战屡败,士气低迷。此时陈和尚主动请战作为先锋,他带着必死的觉悟沐浴更衣,率领四百名忠孝军勇士奔赴战场,在大昌原与蒙军相遇。
对面是八千蒙古铁骑,为首的是蒙古禁卫军怯薛之长,蒙古“四杰”之一的赤老温。
此前金军在人数占优的情况下尚且无法取胜,如今面对蒙军名将和20倍于己的兵力,败局似乎已经不可避免。
但早已将生死置之度外的陈和尚毫不退缩,他一马当先冲在前方,四百人紧随其后杀入敌阵,竟将赤老温和八千蒙军打得大败,庆阳随即解围。
此战虽然规模不大,却意义非凡。它是金朝二十年来对蒙作战的首次胜利,彻底粉碎了蒙古骑兵不可战胜的神话。陈和尚也因此受封定远大将军,平凉府判官,世袭谋克,他和他的忠孝军皆因此战名满天下。
但强大的蒙古不会因为一次失败而收手,战事的不顺以及金朝的反攻激怒了刚刚继任的大汗窝阔台,他带领弟弟拖雷和侄子蒙哥,以及大将速不台南下亲征。
正大七年(公元1230年),蒙军派兵围困卫州城(今河南省卫辉市), 陈和尚再度随完颜合达与移剌蒲阿领兵救援,再度大破蒙军。
同年十一月,窝阔台亲率大军四十万进攻潼关不能克,另派遣速不台率领四万人试图走山路绕过潼关,金军派遣陈和尚率一千名忠孝军与都尉樊泽率领一万人前去迎敌,两军相遇在倒回谷中。
既赤老温后,陈和尚即将面临一个更为强大的对手。
速不台,成吉思汗的“四獒”之一,蒙古第一悍将。曾在日后进军横扫中东和东欧,所向无敌。
这是陈和尚一生中的光辉时刻,也是金朝在哀宗时期取得的最大胜利。此战让衰落的金朝看到了中兴的希望,全国上下精神为之一振,陈和尚也被升为御侮中郎将,以自己的行动回应了当初哀宗对他的期望。
但金朝终究没能起死回生,陈和尚的人生也如同焰火一般,在短暂的绽放之后迎来了终结。
汝何官,金大将,汝何名,陈和尚。好男子,明白死,生金人,死金鬼。
胫可折,吻可裂,七尺身躯一腔血。金人愤泣元人夸,争愿再生来我家。
吁嗟乎衣冠左衽尚不耻,夷狄之臣乃如此。
——————《金大将》明·李东阳
正面对战的失利让蒙古想起了成吉思汗临终前的遗策——借道南宋迂回攻金。于是蒙军强行攻克大散关,从南宋境内迂回至金朝后方。
后路被蒙军攻破,金朝不得不紧急调动军队进行防守,陈和尚先是屯兵顺阳(今河南省淅川县),后又随完颜合达北上以解汴京之困。
此时擅长阵地战的金军优势不在,他们在行军过程中不断遭受蒙军散兵袭扰,不得休息,所过之处又皆遭蒙军劫掠,无法进行补给,一路疲惫不堪。当金军行进至钧州(今河南禹州)的三峰山时,遭遇到蒙军的阻击。
即便在人困马乏的情况下,金军依然英勇出击,一度将拖雷率领的蒙军重重围困,甚至让骁勇的蒙军产生了畏惧心理。
但天不助金,大雪突至,气温骤降。金军士兵大多被冻僵,几乎无法进军,而擅长于寒冷气候作战的蒙军趁机突围,与赶来的援军一起将金军包围。又饿又冷的金军在蒙军的围攻下终于崩溃,尸体绵延几十里,陈和尚与完颜合达率领骑兵数百人逃入钧州城内。
不久钧州城破,蒙军与金军在城中展开巷战,完颜合达被擒杀,陈和尚则隐藏了起来。
但他并未打算逃跑,反而在城中恢复平静后主动现身,对蒙古士兵说:“我乃金国大将,有事想见你们的主将。”
于是蒙古士兵将他押到蒙将面前,将领问其姓名,陈和尚慨然答曰:
”我是忠孝军总领陈和尚,大昌原打败你们的是我,卫州城打败你们的是我,倒回谷打败你们的也是我。今日如果我死于乱军之中,可能会被误认为我是逃兵而有负于国家,现在我要堂堂正正地死在这里,让天下人皆知。“
蒙军将领想招降他,为使其屈服打断了他的腿,但陈和尚毫不动摇,反而破口大骂,蒙军又割裂其口直至耳根,但他口中喷血依旧大骂不止,最终不屈而亡。陈和尚的忠义让蒙军将领大为感动,他用马奶酒为其祭拜,并祈祷说:”好男子,愿你来生做我蒙古男儿!“
陈和尚走完了他短暂的一生,时年四十一岁。
完颜陈和尚是金朝末期难得的优秀将领。他和岳飞一样,在国家危难之际挺身而出,一心为公不计小利,即便深陷牢狱仍旧初心不改,最终为大义不屈而死。他们的优秀品质是中华民族的精神之光,二人都是当之无愧的民族英雄。